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暮秋时节,正是煮茶品茗的好时候。
取出陈化良好的寿眉茶饼,茶汤从初时的浅杏色变成了温润的琥珀色。
想起前两天刚入坑的朋友来问,为什么他买的十年陈又涩又杂,风味全无。
做白茶这么多年,深谙老白茶的水深,稍有不慎就会茶财两空。
“十年陈”、“二十年陈”的老白茶且不说少见,也很难辨别真伪。
况且朋友的那饼白茶,生产日期、产地、工艺不明。
展开剩余91%再问他购买渠道,说是从“病危老茶农”那买的。
因为同情老茶农遭遇,甚至直接出了高价购买。
一般茶农根本不会存茶,他们一般都是卖鲜茶,这样收益快。
这么明显的骗局,不得不感叹朋友财大气粗。
后面他再回去找人理论时,发现“账号已注销”。
但回过头来又在思考,新手选茶确实会容易“踩雷”。
那今天就来讲讲,新手选茶必须要避开的5个雷区。
《2》
一,不追贵价茶。
去年白毫银针开采季,有茶友花了两千块买了100g“高山头采银针”。
泡开后觉得芽头瘦瘪,毫香寡淡,只好重新换渠道购入。
后面给他推荐了2024年头采银针,茶香浓郁,清鲜毫爽。
最重要的是,同样100g,价格却足足少了一半。
这正是新手容易犯的问题,觉得茶叶越贵越有保障。
白茶的定价受多方面影响,品牌茶、包装成本、产地......
而真正决定口感的鲜叶品质与工艺,反而被弱化了。
就像一些小茶企的茶叶,同样出自核心产区。
制作工艺良好,原料优质,却鲜少有人关注。
但一些所谓大品牌的茶,即使再贵也能被一抢而空。
若是品质过关还好,但市面上的品牌茶,多是顶着名头的高仿茶。
新茶友们难以分辨,就容易踩雷。
对新手而言,不必盲目追贵价茶、品牌茶。
而应该专注茶叶本身的品质,选择价格适中的茶。
也可以先从平价的寿眉、牡丹开始喝起,选到适合自己的茶。
《3》
二,不买来历不明的老白茶。
用故事掩盖陈期不明,品质不良的茶叶,是老白茶市场最常见的陷阱。
白茶陈化年份越高,价值确实越高。
但前提一定是原料优质、仓储得当。
真正的老白茶,应该要有清晰的溯源信息。
比如要标注明确的采摘年份,产地山头、加工厂家,能提供质检报告就更好。
而造假茶用新茶人工加速陈化,高温高湿催熟,印上虚假年份。
这样的老白茶,不仅不温润醇厚,还可能因为霉变产生有害物质。
老茶客鉴别老白茶,从来不会只听故事。
他们会细看茶饼,真实陈化的老白茶饼面紧实,叶片色泽自然过渡。
再闻香气,陈香中带着枣香、药香,纯净无杂味。
新手若想尝试老白茶,不妨选有正规来历,可查溯源的5年内陈茶。
这样既能感受陈化魅力,又能避开造假风险。
《4》
三,不被功效茶迷惑。
前阵子逛茶市,见有商家打着“喝白茶降三高、治失眠”的旗号卖茶。
将普通寿眉包装成养生神茶,价格足足翻了三倍。
这种夸大功效的宣传,正是利用了新茶友的认知误区。
白茶的确对于调节代谢、缓解情绪有一定的辅助作用。
但这种作用是温和的,无法代替药物治疗。
无论是治病还是奇效,都是违背科学常识的夸大宣传。
曾有位阿姨听信“白茶能治风湿”的说法,每天饮用大量浓茶。
结果不仅没有治愈风湿,反而伤了脾胃。
其实,古人饮茶讲究“适度为养”。
无论什么茶,都要适度适量的饮用。
若是喝茶就能治好病的话,也不会有那么多病死的人了。
这种夸大功效的宣传,无异于说你吃了灵芝能产生不老。
若是因此耽误了治疗,反而得不偿失。
与其盲目听信,及时就医,才是对身体负责。
《5》
四,不买直播间低价促销茶。
不知道茶友们有没有刷到过,那些直播间里“99块钱五饼”的老白茶福利。
收到后发现茶叶松散易碎,泡开后满是碎末,滋味苦涩。
这种直播间的低价促销茶,看似划算,实则全是套路。
白茶的生产成本并不低,优质鲜叶采摘、萎凋干燥、专业仓储。
这每一步,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。
太姥山产区的春寿眉,仅鲜叶成本就百元左右。
而直播间动辄“几十元一斤”的白茶,原料多是劣质台地茶的碎叶。
甚至还混杂了黄叶、老梗,工艺上也省略萎凋、直接烘干。
这样的茶,喝起来茶汤寡淡且有苦涩味,还可能带有霉味。
老茶客们从不跟风抢低价白茶,他们会选择能购买品鉴装的商家。
先试喝品鉴,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再购买大规格的。
与其相信直播间的低价促销,不如花稍多的钱购买品质可靠的茶。
毕竟好的白茶,从来不靠这些“噱头”。
《6》
五,不买三无产品。
朋友上个月清理茶柜时,发现了一袋既没生产日期也没生产厂家的白茶。
上面只印着“野生福鼎白茶”六个字,甚至连品类都没标。
拆开来一看,根本不是福鼎白茶,而是云南月光白。
品质也不好,里面全是茶渣,几乎没有完整的叶片。
这种三无产品,没有任何饮用价值,喝多了还伤身体。
且这样的白茶,多来自小作坊或家庭自制。
鲜叶可能存在农残问题,工艺不规范茶叶还会变质。
一旦出现质量问题,消费者维权无门,只能认栽。
国家相关标准规定,茶叶必须标明生产日期,生产厂家、质量合格证、配料表等信息。
无论包装是否精美,都要查看这些信息。
因为他们,正是保障茶叶品质与安全的关键。
抵制“三无产品”,优先选择有产地认证的白茶。
这不仅是为了喝茶,也是在守护我们的健康。
《7》
暮秋的阳光透过茶室的窗,洒在桌面的茶具上。
煮一壶老茶,琥珀色的液体带着枣香,入口温润。
古人云:“茶之事,信为上”,卖茶要讲诚信,买茶也要选信得过的商家。
不追贵价、不轻信故事、不迷恋功效、不贪低价、不买三无产品。
守住这五条底线,新手就能避开大部分坑。
在轻柔稠滑的茶汤里,体会白茶的鲜爽与温润。
毕竟,品茶的终极乐趣,从来都在茶本身的滋味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配资炒股投资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安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